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95750[举报]
1
2
3
4
5
6
7
8
9
D
C
A
C
C
CD
BD
AB
BD
10.
(10分)⑴
⑵ (每空2分)
⑶能,由 得 和已知 (3分)
11、12.(10分)(1)1∶9 (2),k=50N?s/m3
(3)27.2,C.(每空2分)
12.解析 ⑴以滑板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FNcosθ=mg
FNsinθ=F
解得:F =810 N
⑵
FN=kv2
解得:
13.(12分) (1)小球与人手运动的角速度相同. (3分)
线速度.(3分)
(2)人手提供的功率应等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fv
. (6分)
14.(14分)解:(1)球B在最高点时速度为v0,有
,得.
此时球A的速度为,设此时杆对球A的作用力为FA,则
,
A球对杆的作用力为.
水平轴对杆的作用力与A球对杆的作用力平衡,再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大小为F0=1. 5 mg.
(2)设球B在最低点时的速度为,取O点为参考平面,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对A球有
解得杆对A球的作用力.
对B球有
解得杆对B球的作用力.
15.(1) 滑块在圆弧轨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由动能定理
mgR-Wf=mv2
Wf=1.5J
(2)FN-mg=m
∴FN=4.5N
(3)小球离开圆弧后做平抛运动
H=gt2
∴t=0.5s
落地时竖直分速度vy=gt=
∴落地时速度大小v=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度
16.解:(1)小球从离开平板车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分)
(2) 小球放到平板车后相对地面静止,小车的加速度为
(1分)
小车向右运动的距离为 (1分)
小于
小车向右运动的时间为 (1分)
小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
(1分)
小车向左运动的距离为
小车向左运动的时间为 (1分)
(3) 小球刚离开平板车瞬间,小车的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
(1分)
小球离开车子后,车的加速度为 (1分)
车子向左运动的距离为
(2分)
从小球轻放上平板车到落地瞬间,摩擦力对平板车做的功
(2分)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一个弹簧秤拉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 表示,F 1.F 2与F 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 1.F 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
A. F1=4N B. F=12N C.θ1=45° D.θ1<θ2.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且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
图1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 表示,F1、F2与F 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是
A.F1=4N B.F=12N C.θ1=45° D.θ1<θ2
(3)如图2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b弹簧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若这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b弹簧秤转动过程中,a、b两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增大 C.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D.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来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建立物理模型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