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材料三] 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材料四]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材料五]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2)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24740[举报]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A

B

C

B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D

B

B

D

B

C

C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D

AC

AC

AC

AD

AB

AC

AD

AD

BD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7题。31―35题为必做题,36、37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满分80分。

31、(13分)

(1)       地形特征:经过山地、谷地、盆地等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山河相间;

线路特征:桥隧相连   (3分)

(2)       为灾后重建运输物资;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4分)

(3)       地震、滑坡、泥石流    (3分)

(4)       BC (3分)

 

32、(17分)

(1)大陆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市场;台湾优势:先进技术、雄厚的资金。(4分)

(2)  C D   (2分)

(3)(3分)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观光农业;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4)资源相对匮乏;经济腹地相对较小(2分)

(5)第一产业 二、三产业 。(2分)

(6)(4分,任答2点得4分)

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辐射,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长江流域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加强内陆省区的经济合作,把经济腹地延伸到广大内地省份;

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和港口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东南沿海制造业加工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和闽台港澳侨经济合作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3、(15分)

(1)北(1分)               (2)B(2分)

(3)C;(2分)南北纬30度―40度的大陆西岸;(2分)

(4)水源;(2分)               (5)寒流;(2分)

(6)ACE;(2分)            (7)CD(2分)

 

34、(15分)

(1)冬小麦 (1分 )    山西、陕西(2分 )

(2)b是西北地区、d是华南地区、(2分)

依据:b区的A值大,但B、C值小,且全年旱,符合西北地区的特点(全年干旱,旱灾对本区影响大,但耕地受灾面积占全国比重少,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比重少的特点。(2分)

(3)e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f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

(4)我国干旱受灾面积远大于洪涝受灾面积;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干旱灾害是影响农业产量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3分)

(5)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3分)

35、(10分)

(1)本区的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品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绝对优势,是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地区。(4分)

(2)位处印度洋和红海的交通要道,是交通捷径,此处联通了亚洲、非洲和南部欧洲。(2分)

(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2分)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2分)

 

36、(10分)

1. 赤道附近(热带、低纬度)(1分 ) 东亚、北美、西欧(2分 ) 可再生(1分 )

2. C(1分)

3. 北部山地高原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  台风      (2分)

4.土壤有机物浓度下降;气温变高、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水位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答到3点给3分)

 

37、(10分)

(1)丁(2分)w.w.w.k.s.5.u.c.o.m

(2)大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交通较为便利,有航空线和铁路可以通达;游客有较强的旅游动机等。(每一个要点2分,答对两个要点即得满分4分。)

(3)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游客体力消耗大,因此要携带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小而必备物品;因为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需带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2分)因气温日较差大,5―9月为雨季,因此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2009年2月2日监测的2008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图9)

材料二、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10)

(1)(6分)读图9,2008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____(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特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2)(8分)材料五中,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10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b                 ,d                 ,e                , f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

(3)(8分)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4)(6分)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的严重性的特点。

(5)(8分)2008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试简要说明解决其问题的措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2月2日监测的2008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读图,2008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     (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特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  河北、                          等地。

(2)材料五中, 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

b                 ,d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

(3)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的严重性的特点。

(5)2008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简述解决北方水资源缺乏的措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材料一、2009年2月2日监测的2008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图1)

材料二、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2)

(1)读图1,2008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     (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特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  河北、                          等地。

(2)材料五中,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b                 ,d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

(3)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的严重性的特点。

(5)2008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简述解决北方水资源缺乏的措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7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3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3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5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