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陆(zhuó) 重(zǎi) 杂(wú)   小康(bèn) 

B.用(yìng) 席(yán) 伏(qián) 稀泥(huò)

C.新(xiān) 立(zhù) 辱(wú)   麻雀(dǎi)

D.翩(xiān) 熊(pí)  除(qù)   住一宿(xiǔ)

试题详情

2.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演出刚结束,她就接到了孩子的班主任的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她没来得及      就跑到学校去了。

②本人今天早上在餐厅不慎遗失了一只灰色书包,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意以一本《红楼梦》相酬谢,决不     

③随着宁淮高速公路的建成,这条    十几个县市的公路将完成江苏省“四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的“最后一尺”。

A.卸装     失言    贯串

B.卸妆     失言    贯穿

C.卸装     食言    贯穿

D.卸妆     食言    贯串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汶川地震使大量百姓毁家纾难,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B.开学伊始,教师应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D.来自陕西的“羊倌歌王”在原生态歌手比赛中,竟然指鹿为马,把英国、澳大利亚国旗说成中国、日本国旗,引起一片震惊。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5.下列对于“抗腐烂的西红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是第一种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

    B.在这种西红柿中,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直接去除了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

    C.“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没有控制成熟的基因,所以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丰满、

新鲜的表皮。

    D.继美国卡尔根公司之后,英格兰也向市场推出了“福拉福?萨福”西红柿。

试题详情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80年代初,科学家们首次突破了植物基因技术,成功地将基因技术用于植物。

    B.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C.根癌土壤杆菌的土壤微生物被植入其他植物细胞中,经过“重组”成为一个全新的

“转基因植物”。

    D.“转基因植物”与正常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自己原有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能够

给予它所需特征的附加基因。

试题详情

三、(9分,每小题3分)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宫门阙,必下车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表敬。

   C.虽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语迟钝,寡言。

试题详情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万石谓邪          ②欲人无惑也难矣

    B.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不如而善遇之

    C.①高祖曰:能从我乎    ②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万石君孝谨闻乎郡国  ②万石君元朔五年中卒

试题详情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万石君出身低微,十五岁初侍高祖,虽无才能但汉高祖信任他并任命他为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五人所受恩宠及官阶俸禄

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而又惶恐的

心理。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试题详情

四、(23分)

14.第②节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6分)

                                                                                     

                                                                                       

试题详情

15.第④节和第⑤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4分)

                                                                                        

                                                                                          

试题详情

16.文章的第⑨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试题详情

17.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

                                                                                                                          

                                                                                      

六、(15分)

试题详情

1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30字。(4分)

5月12日14时46分,新华社在尚未确定震中、震级的情况下,发出第一则地震报道:“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15时20分,中央电视台进入直播,《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这一节目是央视对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直播。其后,数以百计的记者活跃在第一现场,亲历余震的威胁,连夜奋战,不肯休息。

地震发生后,中国网络媒体迅速组建了新闻中心主导,军事、科技、财经、博客、论坛等多频道参与的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报道团队,24小时滚动报道汶川地震的最新情况。大量民众通过上网了解灾情,网易等网战流量暴涨数倍。在此期间,茂县女孩张琪发贴指引军方成功空降汶川、武警战士发贴寻到孕妻,他们所在发出的信息,经过难以计数的转载传播之后,最终发挥了效用。

 

 

 

 

 

 

 

 

 

 

 

 

 

 

 

 

 

 

 

 

 

 

 

 

 

 

 

 

 

 

试题详情

19.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5分)

    新人文精神强调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聚敛的“可持续性文明”。所谓“              ”就是“实际生活条件”以及“公民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强调             ,强调             ,强调             ;在这样的共同体中,获得自由,不是个人为所欲为,而是能够进入与他人之间无数种彼此依赖的关系之中;进入的共同体越多,选择权也就越大,也就有越多的自由。

  ①全球合作而不是单边主义的权力滥用

  ②可持续性文明

  ③共同体中的互相依赖而不只是个体的绝对独立自主

  ④生活质量

  ⑤普遍人权和自然权利而不只是私有产权

                                                 

试题详情

20.下面是某校高三(6)班几位同学在毕业时和班主任畅谈友谊时,对“友谊”的不同表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似、基本符合人物身份的句子。(6分)

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站航程;

语文课代表说:                                                                          

    数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化学课代表说:                                                                      

七、作文(60分 )

试题详情

1.B (载zài  侮wǔ  祛qū)

试题详情

2.C(卸装指演员除去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卸妆指妇女除去身上的装饰;食言指不履行诺言;失言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贯穿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穿过,连通,一是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贯串同贯穿的第二个意思,而本句是指第一项意思。)

试题详情

3.C(A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B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在句中使用感情色彩不当。C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了解。D指鹿为马比喻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可改为张冠李戴。)

4.C(A句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当……后”; B句句式杂糅,“围绕……”“以……为主题”; D句“改善……时间”动宾搭配不当。)

试题详情

5. D(A第一种被准许供人消费的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B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除去了一个控制成熟的基因,这个基因在西红柿自然成熟的过程中合成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C原文是说除去了一个控制成熟的基因)

试题详情

6.D(A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改善了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可操作性,这是植物基因技术的第一次突破;B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可能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C这种微生物作为多用途的运输工具,将外来基因植入某个植物细胞中)

试题详情

7. C(直接应用于临床属无中生有)          8.A.(“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试题详情

9.C  (A“之”①宾语前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因”①通过,

经由;②乘,趁机。C.两个“若”都是人称代词“你”。D.“以”①因为;②在。)

试题详情

10.A (“无才能却颇受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一句有误:官至“太中大夫”是孝文

帝时的事情,与汉高祖无关。)

试题详情

11.(1)有已成年的子孙在他身边,即使闲居在家,他也要穿戴整齐,(显出一副)端庄严肃的样子。(5分)

(2)万石君一家因为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国,即使是齐、鲁一带那些品行质朴的儒生,都自认为比不上他。(5分)

试题详情

12.(1)羁旅    思乡(2分)

(2)示例一:此句写作者经过白天跋山涉水的漫长旅途,旷野宿营,夜深不能寐,走出营房,只见上千营帐都亮着过夜的灯火,远接天边,(1分)显出恢弘壮阔的气势,壮阔中透露出苍凉、孤寂,(2分)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而“大漠”“长河”的雄浑壮阔正是与“孤烟”“落日”的苍凉孤寂融为一体。因此,它们意境接近。(1分)

示例二:(意境描述与上相同,1分)“夜深千帐灯”重在通过壮阔的景象(1分)写思乡之苦,此情深挚婉丽(2分),“大漠”“长河”二句的雄浑壮阔景象充满张力的内涵,比较之下,该句相对纤细、单薄。(2分)

试题详情

13.(1)谗谄之蔽明也  猿猱欲度愁攀援  天生我材必有用  武皇开边意未已  夜发青溪向三峡  (2)举类迩而见义远  连峰去天不盈尺  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阴雨湿声啾啾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试题详情

14.(6分)答案: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

试题详情

15.(4分)答案:(1)第④节画线内容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2)第⑤节画线内容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

试题详情

16.(6分)①用美好的想象,再现姥姥年青时的美丽形象。②从外形上衬托了姥姥的美丽,使姥姥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③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

试题详情

17.(6分)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试题详情

18.(4分)地震发生后,各种媒体(1分)打破常规(1分)及时报道(1分),发挥了重

要作用(1分)。(一个要点计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试题详情

19.(5分)④②⑤①③  (对1处得1分)

试题详情

20.语文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诗歌,能让灰暗的心情变得亮丽

       化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种超强的催化剂,能让不可调和的物质融为一体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十五岁时,侍候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你家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能弹琴。”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封他姐姐为嫔妃,让石奋任中涓官,把他家迁到氏安城的中戚里。

  他做官到文帝时,靠积累功劳官职升到了太中大夫。虽然没有文才学问,但他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让他担任九卿之职。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都做到二千石的官职。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恩宠竞然集中在他一家。”就称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末年,万石君回家养老。他作为大臣每年定期参加朝会时,经过皇宫的门楼,一定要下车小步快走(以示恭敬),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手扶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子孙做小官,回家时拜见他,石奋一定穿着朝服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责备,(但是)不上正座,面对食案不吃饭。然后儿子们责备有过错的子孙,由辈分高的带领脱掉上衣袒露上身一再谢罪,表示悔改,这才饶过。有已成年的子孙在他身边,即使闲居在家,他也要穿戴整齐,(显出一副)端庄严肃的样子。仆人也都是一副恭敬谨慎的样子。万石君一家因为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国,即使是齐、鲁一带那些品行质朴的儒生,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年老时,头发都白了,而万石君却依旧健康没病。石建做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探望父亲,暗中询问伺候父亲的人,拿着他父亲的内裤,亲自洗涤,然后再交给仆人,不敢 让万石君知道,习以为常。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随便不拘礼仪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整个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的好家风,他不靠政令,齐国就治理得很好,老白姓为他建立“石相祠”。

    万石君在汉武帝元朔五年时去世。长子郎中令石建哭得十分悲伤,扶着拐杖才能行走。一年多后,石建也死了。石奋的子孙都很孝顺,但石建最突出,其孝顺程度超过了万石君。

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努力”,恐怕就是说的“万石君”这样的人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峻却能成功,不苛刻却能使局面安定。这可以说是努力按照孔子说的标准去做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