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高 三 历 史

 

题  号

Ⅰ卷(1~32题)

Ⅱ卷(33~37题)

总  分

分  数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1.1988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到:“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主张反映“孔子的智慧”的是                                                                (    )

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兼爱”“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我国古代各朝大多重视发展交通。下列表述能准确反映当时交通状况的是  (    )

A.西周时镐京有数条大道通往全国     B.秦朝时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C.隋唐时期水运交通十分便利         D.明清时期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试题详情

3.有网友发帖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矣!”该帖表述与史实相符之处是    (    )

A.科举制的创立                     B.科举制的贡献

C.八股取士的开始                   D.八股取士的弊端

试题详情

4.《汉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结果是                                                  (    )

A.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             B.形成了郡国并行制

C.平定了诸侯王叛乱                 D.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试题详情

5.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A.西汉开通丝绸之路与亚非各国进行贸易

B.唐朝时与中亚西亚及东罗马帝国均有交往

C.郑和下西洋与30多国进行贸易经济收益颇丰

D.清朝前期与欧亚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

试题详情

6.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方石碑,碑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三个头像合在一起浑然一体,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处的趋势。下列相关信息中,反映了这一趋势的是 (    )

①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    ②东汉时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形成道教

③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    ④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建道教神仙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7.在历史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研究性学习中,张明选取宋初与秦朝措施比较的发言角度,下列选项体现宋朝特点的是                                        (    )

A.设置中央官制,皇帝总揽大权       B.设置地方机构,中央管理地方

C.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试题详情

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时人赞叹“江南之为国盛矣”。形成这种局面的基本前提和最主要因素应是                                                 (    )

A.统治者施行劝课农桑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大量北方人口的南迁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试题详情

9.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下列表述准确说明图1场景古代科技成就内涵的是                                                     (    )

试题详情

 

 

 

 

 

 

 

 

 

 

 

A.中国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B.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印品精良

C.八世纪时印刷术已传遍世界         D.活字印刷术是划时代的重大发明

试题详情

10.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震荡和变化。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

①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          ②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④国门被迫打开加强了外界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1.“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土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

A.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北伐军占领南京威震全国

C.太平军连战告捷定都天京          D.李自成率军攻打北京

试题详情

12.下列各项主张中,与洋务派的实践活动相一致的是                        (    )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设议院,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试题详情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了一生。完成13、14题。

试题详情

13.台北国父纪念馆展示,孙中山曾于1900年、1913年、1918年三度到过台湾。下列事件与中山先生第二次来台背景相吻合的是                                   (    )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B.护国运动爆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法运动爆发反对段祺瑞卖国      D.“二次革命”爆发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试题详情

14.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表彰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的丰功伟绩。其丰功伟绩主要包括                   (    )

①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②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③领导辛亥革命,结君主专制      ④领导北伐战争,铲除军阀割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5.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    )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

③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④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6.在革命战争年代,标语口号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下面四则标语中,与图2所示属于同一历史阶段的是                                                   (    )

试题详情

 

 

 

 

 

 

 

A.“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        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C.“坚持实行土地革命”                D.“消灭刘湘与中央红军共同北上”

试题详情

17.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大力组织人力物力将东南沿海部分高校、工矿企业和战略物资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此次“大撤退”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调整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试题详情

18.下列表述与图3场景密切相关的是                                     (    )

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B.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开始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挺进大西南

C.挥师大西北                              D.百万雄师过大江

试题详情

2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

A.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攻陷上海  B.日本731部队是一支细菌战部队

C.1949年,北平国共和谈最终破裂           D.建立统一战线是革命胜利的法宝

试题详情

21.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阶段都取得过辉煌成就。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东北成为重要工业基地

②60年代在钢铁、石油和尖端科学等领域成就突出

③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和京九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南北交通

④新时期建成宝钢、葛洲坝、大亚湾核电站等工程项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2.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下列关于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表述,准确的是                                                           (    )

A.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吸收外资发展外贸    B.对福建海南最早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C.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D.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试题详情

23.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谈话,具体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时指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欢迎台湾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对上述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    )

①可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完成祖国统一  ②台湾可以保留现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4.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历程,充满着惊险曲折,也收获着辉煌成果。下列各项属于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                                                       (    )

A.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

C.中美关系缓和,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D.加入WTO,成功承办国际组织重要会议

试题详情

25.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观点的是                                         (    )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说”                    D.找到了“无主地”

试题详情

26.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英国的培根为科学发展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    )

A.自制望远镜并发现许多新星体      B.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C.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D.提出了关于宇宙无限的新理论

试题详情

27.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而在其第二定律基础上,主张批判专制主义,号召消灭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的是                                                           (    )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

试题详情

28.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数量大大降低,城市人口数量却大大增加。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农村经济日益凋敝                ②圈地运动普遍进行

③高福利待遇的吸引                ④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9.当美国南部11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时,时任总统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他以战争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律依据是                                   (    )

A.《1787年宪法》:“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

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B.《1787年宪法》:“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

C.宪法1865年修正案:“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

役都不得存在。”

D.宪法1868年修正案:“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

免权的任何法律。”

试题详情

30.19世纪70年代,日本将“Science”译为“科学”;四十几年后,“科学(Science)”一词开始成为中国时尚词语。与这两个语言现象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试题详情

31.19世纪后期,德国、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其相同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开始在世界扩张          B.中央政府权力加强

C.君主制度被推翻                  D.外国移民大量涌入

试题详情

32.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周年展览中,有关于巴黎公社革命的介绍。下列关于巴黎公社革命的表述,准确的是                                                (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掀起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

C.是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题号

33(10分)

34(11分)

35(8分)

36(8分)

37(15分)

总分(52分)

(1)4

(2)4

(3)4

(4)3

分数

 

 

 

 

 

 

 

 

 

试题详情

二、本卷共5小题,33题10分,34题11分,35题8分,36题8分,37题15分,共计52分。

33.(10分)历史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

试题详情

 

 

 

 

 

 

 

 

 

 

 

 

 

 

 

(1)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影响如何?(5分)

材料二  清朝民族统治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也就是保持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和利用其上层分子,根据各民族的不同情况进行统治和管理。例如,沙俄垂涎并且发生过战争的东北和西北地区驻兵永戍,着重边防,实行军府制,设立将军,兼管军政和民政。整个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

――戴逸《简明清史》  

(2)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你以云南为例,简要说明从元朝到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作用。(5分)

 

 

 

 

 

 

 

 

试题详情

35.(8分)农村中贴春联是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农村历史变迁相联系。

材料一  下列是新中国农民在不同时期张贴的春联。

①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②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④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

(1)任选两个材料,分析材料反映的事件及对农村产生的影响。(6分)

对联编号:          ,反映出的事件                                  

对农村的影响                                                         

                                                                    

对联编号:          ,反映出的事件                                  

对农村的影响                                                         

                                                                    

 (2)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再局限于辛勤耕作来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把农畜产品卖到农贸市场上,甚至洗脚离田开始闯市场、做生意。农村春联也随之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以“丰衣足食、年年有余”为主题的对联减少了,许多农户都爱贴上古代商家的传统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背景。(2分)

试题详情

36.(8分)在近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产生了不可阻挡的推动力量。结合英国的相关史实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结合史实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和国王的关系。(2分)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图

试题详情

 

 

 

 

 

 

 

 

 

 

 

 

 

 

 

 

 

 

 

(2)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不到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英国的面貌。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从哪些方面改变了英国的面貌?(4分)

(3)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作用。以英国为例,概括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互影响。(2分)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D

D

B

C

C

C

D

D

C

A

D

B

D

A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A

B

A

D

A

B

C

C

D

B

B

C

A

B

B

C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33题10分,34题11分,35、36题8分,37题15分,共计52分。

33.(10分)(1)表现:版图辽阔,超出汉唐;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分)影响: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2分)

(2)特点:因地制宜。(1分)变化:从实行土司制度到推行“改土归流”。(2分)作用:改变了当地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

34.(11分)(1)背景:民族危机加重。(2分)主张:实行民主,改善民生,抵御侵略。(4分)

(2)对策:材料一进行变法,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实现富国强兵。(3分)材料二通过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2分)

35.(8分)(1)

编号

事件

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土地改革(1分)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翻了身(2分)

农业合作化(1分)

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

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造成了破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农村改革向商品化、社会化方向深入发展。(2分)

36.(8分)(1)关系: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2分)

(2)改变:轻工业发展;促进重工业也有所发展;铁路等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海外贸易增加。(4分)

(3)联系:政治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工业革命巩固了政治革命的成果。(2分)

37.(15分)(1)“诏狱”制度化,皇帝的旨意是重要的司法依据。(2分)中国古代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力和封建统治的有效性,皇帝凌驾于法律之上。(2分)

(2)洛克主张,政府通过制订法律来保护人权。(2分)1789年,发布《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等原则;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2分)

(3)前者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2分)后者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相伴而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2分)

(4)完成近现代中国法制化进程简表。(3分)

时间

1912年

1949年

1954年

1999年

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分)

 

 

作用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分)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