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沙棘能在我国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科研人员针对沙棘的代谢进行了如下研究实验。

1为探究沙棘生长的最佳光照温度,科研人员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取若干沙棘植株,平均分成7组,分别放在O2充足的密闭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容器中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容器中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中第1组12小时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如果将沙棘植株按照上述实验条件培养12小时,再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2小时,则第 组实验的沙棘有有机物积累。

2科研人员还利用间隙光来测定沙棘的光合作用,每次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12小时,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如下图所示。

据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图分析,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稳定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该段时间内 C3C5的含量增加。

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黑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的光合效率 较高”“相等较低。图中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S1 大于”“等于小于S2

【答案】

1细胞呼吸产生CO2 3、4、5、6、7

2C3 较高 等于

【解析】

1光照强度为0,所以植物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第一组可以看出植物的12小时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为0.368-0.35=0.018。若光照12小时,二氧化碳消耗多于0.018,则有机物有积累。从表格看出,第3、4、5、6、7都符合条件。

2黑暗状态下光反应停止,【H】和ATP含量下降,C3消耗减少,C3增多。间隙光光合效率高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黑暗处理6小时。由于【H】和ATP能够及时的利用和再生。当光合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下时,二氧化碳的吸收等于氧气的释放量。光照开始时,氧气的释放量大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会产生多余的【H】和ATP。S1的面积代表这个。黑暗开始时,氧气释放量下降,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先不变后下降,将【H】和ATP消耗完。相当于S2。所以面积相等。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需色素、光、酶

不需色素和光,需要多种酶

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物质转化

水光解:2H2O4[H]+O2

ATP的合成:ADP+Pi+光能酶ATP

能量转换

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

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

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