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L层的成对电子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等,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B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3)1 mol AB-中含有的π键个数为

(4)如图是金属CaD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D的原子个数比是

(5)镧镍合金与上述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XYn,它们有很强的储氢能力。已知镧镍合金LaNin晶胞体积为9.0×10-23 cm3,储氢后形成LaNinH4.5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LaNinn= (填数值);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

 

(1)CON 1s22s22p63s23p63d104s1[Ar]3d104s1

(2)sp2 平面三角形

(3)2NA2×6.02×1023

(4)15

(5)5 0.083 g·cm-3

【解析】A原子L层的电子排布图为,AC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CO元素;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的元素是ⅤA族元素,结合AC的核电荷数可知BN元素;D的描述可知,其四个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1,故为Cu元素。(1)由于N元素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最大,则有CON,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Ar]3d104s1(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在H2CO3分子中的C原子以及N中的N原子上都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N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3)CN-,C原子与N原子之间是共价三键,故含有的π键个数为2NA(4)如图,钙在立方体的顶点,故含有8×=1,Cu原子位于面上和体心中,故有8×+1=5个。(5)结合(4)以及合金的化学式可知n=5,氢在合金中的密度= g·cm-3=0.083 g·cm-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草酸亚铁(FeC2O4·2H2O)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和新型电池材料磷酸亚铁锂的生产。已知:CO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钯粉。回答下列问题:

:兴趣小组对草酸亚铁的分解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A、澄清石灰水,B、氯化钯,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有黑色物质生成,则上述现象说明气体产物中有  

(2)探究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提出假设

假设1: ; 假设2:FeO; 假设3:FeOFe的混合物。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假设3

限选试剂:1.0 mol·L-1盐酸、3% H2O2溶液、0.1 mol·L-1CuSO4溶液、20% KSCN溶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产物,再加入足量 ,充分振荡 

若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 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 

步骤2:将步骤1中得到的浊液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无色

 

步骤3:取步骤2得到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  

 

 

:某草酸亚铁样品中含有少量草酸。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应是:5Fe2+ +5C2+3Mn+24H+5Fe3+ +10CO2+3Mn2++12H2O实验方案设计为:

①将准确称量的0.20 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250 mL锥形瓶内,加入适量2 mol/L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70 左右,立即用浓度为0.020 00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V1 mL

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和过量的2 mol/LH2SO4溶液,煮沸58 min,KSCN溶液在点滴板上检验点滴液,直至溶液不立刻变红。将滤液过滤至另一个锥形瓶中,继续用0.020 00 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V2 mL

③重复以上实验12次。

若某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V1= 18.90 mL,V2=6.20 mL。根据数据计算0.20 g 样品中:n(Fe2+)= ; n(C2)= ;FeC2O4 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