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N;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氙相同,B、C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内每个B离子周围有8个C离子与之紧密相邻.其晶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有:熔融时能导电、较高的熔点、硬度较大等.(写出两条即可).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 VIII族.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只有一个能级且全充满,其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干冰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分析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A有2个电子层,根据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来解答;
(2)根据离子的电子排布知识来确定元素,根据氯化铯晶体结构决定的性质来回答;
(3)根据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来回答;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只有一个能级且全充满,根据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E为Mg,镁和干冰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

解答 解:(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A有2个电子层,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2p轨道上有3个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元素符号为N,
故答案为:N;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所以为Cl-,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氙相同,所以为Cs+,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sCl,其结构是立方体结构,其晶体内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与之紧相邻,氯化铯属于离子晶体,硬度较大,熔融时能导电,具有较高的熔点,
故答案为:8;熔融时能导电、较高的熔点、硬度较大等;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为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VIII族,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 VIII族;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只有一个能级且全充满,则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则E为Mg,镁和干冰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故答案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推断,主要考查了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注意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纯碱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质.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工业纯碱(假设仅含碳酸氢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填空:
方案一:纯碱样品$\stackrel{加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1)分别称取干燥坩埚和纯碱样品的质量,将纯碱样品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如右图).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一冷却一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加热至恒重,以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方案二:纯碱样品溶液$\stackrel{氧化钙溶液}{→}$测定沉淀质量
(3)称取m 1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小烧杯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如下图),沉淀完全后,讲混和物进行的后续两步操作分别是用蒸馏水洗涤和干燥.
(4)沉淀经干燥后称量为m 2g,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106{m}_{2}}{{m}_{1}}$%
(5)如果用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样品中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将比实际不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所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Ca2+=CaCO3↓,HCO3-+Ca2++OH-=CaCO3↓+H2O.
方案三:纯碱样品$\stackrel{硫酸}{→}$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6)本实验采用图3装置,实验中进行的第一步操作名称是:检查装置气密性,C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
(7)反应前后都要通入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从容器内排出,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
(8)要确定纯碱样品的纯度,除了样品的质量外,实验还需要获取的数据是:装置D反应前后质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