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有A、B、C、D、E五种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D、E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并已知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五种元素符号分别是:A
(2)写出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指出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4)比较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
(1)推断五种元素符号分别是:A
C
C
,BO
O
,CN
N
,DSi
Si
,ES
S
.(2)写出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2
1s22s22p63s23p2
.(3)指出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第ⅥA族
第三周期第ⅥA族
.(4)比较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
N>O>C
N>O>C
(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析:p能级电子数不超过6,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数总数,则A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应为C元素,
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
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且A、B、C属于同一周期,则C为N元素,
可形成NO2化合物,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则有M(D):M(O)=7:4,M(D)=7×
=28,D应为Si元素;
E与B的质量比为1:1,则M(E)=2M(O)=2×16=32,所以E为S元素,
结合元素对应原子的结构、单质以及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
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且A、B、C属于同一周期,则C为N元素,
可形成NO2化合物,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则有M(D):M(O)=7:4,M(D)=7×
16 |
4 |
E与B的质量比为1:1,则M(E)=2M(O)=2×16=32,所以E为S元素,
结合元素对应原子的结构、单质以及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p能级电子数不超过6,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数总数,则A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应为C元素,
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
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且A、B、C属于同一周期,则C为N元素,
可形成NO2化合物,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则有M(D):M(O)=7:4,M(D)=7×
=28,D应为Si元素;
E与B的质量比为1:1,则M(E)=2M(O)=2×16=32,所以E为S元素,
(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E分别是C、O、N、Si、S,
故答案为:C;O;N;Si;S;
(2)D为Si元素,原子序数为1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2;
(3)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E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4)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N>O>C,
故答案为:N>O>C.
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
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且A、B、C属于同一周期,则C为N元素,
可形成NO2化合物,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则有M(D):M(O)=7:4,M(D)=7×
16 |
4 |
E与B的质量比为1:1,则M(E)=2M(O)=2×16=32,所以E为S元素,
(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E分别是C、O、N、Si、S,
故答案为:C;O;N;Si;S;
(2)D为Si元素,原子序数为1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2;
(3)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E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4)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N>O>C,
故答案为:N>O>C.
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元素位置的判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等知识点,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第一电离能大小的规律及异常现象,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