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下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
(1)简述丙图中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乙、丙分析说明福建省具有的自然资源以及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说明对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表和图,完成1~3题。
1、1978-2010年R河流域
[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有关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3、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温度高
B、成土母质含氮低
C、植被稀疏
D、地势起伏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市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分别为喀什所在地区的区域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说出甲图所示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并简述该区域河流径流的变化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分析说明新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图和乙图资料,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 ]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棚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 ]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
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由a曲线变为b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航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由b曲线变为a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航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读图,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__河、黄河、________河。
(2)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
A、A
B、B
C、C
D、D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甲乙两国水系图"
材料二:甲国运河众多,大多是在1760到1840之间建造的,在修造铁路之前,担负繁重的运输任务,被称为甲国"工业革命的催化剂"。而乙国运河则寥寥无几。
(1)据图说出甲、乙两国的河流水系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甲、乙两国运河长度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三个著名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对流经乙、丙两区域的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位季节变化都很大
B、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C、乙区水资源贫乏,丙区水资源丰富
D、丙区河流水运条件优越,乙区河流水运条件较差
2、甲经济区与丙经济区的共同点
[ ]
A、二个经济区都是外向型经济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B、二经济区钢铁、石化、汽车、造船工业都很发达
C、能源消耗量大,常规能源缺乏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数量增加
0
6556
6564
6570
6574
6580
6582
6586
6592
6594
6600
6606
6610
6612
6616
6622
6624
6630
6634
6636
6640
6642
6646
6648
6650
6651
6652
6654
6655
6656
6658
6660
6664
6666
6670
6672
6676
6682
6684
6690
6694
6696
6700
6706
6712
6714
6720
6724
6726
6732
6736
6742
6750
109140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