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日落时间变化的观察,发现该地一个月内有两次地方时18:30日落,该学校的纬度可能
- A.50°N
- B.40°N
- C.30°N
- D.20°N
D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该地日落地方时为18:30,日落时间超过18:00,说明太阳直射在该地所在的半球,处于该地夏半年。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一个月内出现二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附近移动,该地日落地方时只比春秋二分日长了30分钟,说明该地纬度较低。
也可以大略计算:北半球夏至日时极圈昼长24小时,赤道12小时,相差66.5°,每度相差约12/66.5≈0.18小时,18:30日落,昼长13个小时,最多相差6°纬度不到。一个月太阳直射点移动,8°以内(三个月移动23.5°),夏至日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约在23.5°~15°N之间,即75°N出现极昼,昼长24小时,12/75≈0.16小时。昼长差1个小时纬度差约6°,因而18:30日落也应在纬度较低的地方,不可能是30°N及以北地区。
也可以如下图可知。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该地日落地方时为18:30,日落时间超过18:00,说明太阳直射在该地所在的半球,处于该地夏半年。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一个月内出现二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附近移动,该地日落地方时只比春秋二分日长了30分钟,说明该地纬度较低。
也可以大略计算:北半球夏至日时极圈昼长24小时,赤道12小时,相差66.5°,每度相差约12/66.5≈0.18小时,18:30日落,昼长13个小时,最多相差6°纬度不到。一个月太阳直射点移动,8°以内(三个月移动23.5°),夏至日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约在23.5°~15°N之间,即75°N出现极昼,昼长24小时,12/75≈0.16小时。昼长差1个小时纬度差约6°,因而18:30日落也应在纬度较低的地方,不可能是30°N及以北地区。
也可以如下图可知。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A.天气严寒 | B.地面辐射强 | C.夜间晴朗 | D.大气逆辐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