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11月4日,《北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面世。报告指出,全球各国如不能尽快实施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不久的将来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将岌岌可危,北冰洋要变为“无冰洋”。报告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一米。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环境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根据对100多份全球气温变化资料的系统分析,发现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3~0.6摄氏度。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后,因而全球变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科学家预测全球变暖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1)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出发,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温室效应?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结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情况,可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一 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下图是上图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________;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说明开普敦的气候类型名称及其主要原因。(2分)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并说明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6分)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2分)
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环境监测和对自然灾害的防治。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用于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的“呼吸”号卫星于2009年1月21日在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呼吸”号是日本宇航研究开发机构与日本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共同研究项目。该卫星装备了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辐射的特点,通过监测地表反射的能量变化来推算温室气体的浓度。
材料二 2011年2月12日下午,泸州、宜宾南部一带天气异常燥热,宜宾筠连县在下午4时气温达到26℃,1小时后气温骤然升高10℃,达到36℃!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气温又像坐过山车一般下降,在下午6时降到了23℃。当地居民感觉2小时内,气温从初夏一下子迈入盛夏,接着一场大风又把大家从盛夏刮到了秋天。而按照当地的气候特征,2月中旬仅仅是冬末初春的季节。四川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介绍,根据昨日的气象资料初步判定,筠连县出现了焚风现象,这种现象在四川属于历史罕见。
(1)材料一所述技术被称为__________。“呼吸”号卫星装备的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属于该技术中的__________,该技术原理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的特定波长辐射属于__________辐射,用此技术便可监测全球变暖的发展情况,目前全球变暖的影响有哪些?
(2)焚风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为什么四川很少出现焚风现象?
(3)为防治环境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填出下列地区对应的典型退耕措施。
黄土高原: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___;
三江平原:______________;
洞庭湖平原:______________。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材料二 该图是上图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