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患。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义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析乱而已。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选自《汉书·艺文志》,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 寖衰:逐渐衰微
B.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薄厚:刻薄亲厚的人
C.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殊涂:途径不一样
D.各推所长,穷知究虑 穷知:完全知道
【2】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B.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C.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D.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诸子百家中,儒家能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在各派中地位最为崇高。
B.法家的长处在于奖赏有信用,处罚必施行,而舍去仁爱,专用刑法,则是刻薄之人对其的扭曲。
C.孔子认为,使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独当一面、应对进退的能力,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
D.圣明的君主如果能修明六艺的学说,对诸子百家学说取长补短,就可以通达治国之术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2)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答案】
【1】D
【2】B
【3】C
【4】(1)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
(2)等到眼光浅短的人来实行墨家学术,只看到节俭的好处,因此就反对礼节,推广兼爱的旨意,却不知道分别亲疏远近。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D项,“知”通“智”,智慧。“穷知”,用尽了智慧。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可利用语法知识和排除法。“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是三个并列短语,故应断开。由此可排除A、C、D三项。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理解有误。
误区警示
1.无中生有。即主观地添加原文中没有的内容。这类干扰项中的其人其事并非文中固有的,而是命题者为了迷惑考生故意“杜撰”出来的。
2.混淆内容。就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内容混淆在一起,形成干扰。
3.张冠李戴。把本来不是甲的语言、行为移植到甲身上去。
4.曲解文意。掩盖事情的实质,而就其表面现象做出判断,混淆表里内容,牵强附会,造成表意上的曲解。
5.遗漏信息。选项对有关内容的表述不全面,遗漏了其中一些重要信息。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1)题中的“秉”“以”以及判断句,第(2)题中的“为”“非礼”“意”等。
【参考译文】
儒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司徒官,他们是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的人。儒家思想蕴含在六经的文章当中,特别注意仁义之间的事务,远遵尧舜的道统,近守周文王、周武王的礼法,以孔子为宗师,来突出他言论的重要性,在各派当中地位最为崇高。孔子说:“如果对别人有所称赞,就一定先对他有所试验。”唐尧虞舜的兴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业,是已经经过试验而有成效的。但是不聪明的人已经不知道(儒家经典中)精深微妙的道理,而邪辟的人又追随世俗任意曲解附会经书的道理,违背、离开了圣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哗的言论来博取尊崇。后来的学者依循着去做,所以《五经》的道理就乖谬分离,儒学就逐渐衰微了。这就是那些邪辟的儒者所留下来的祸患。
道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他们连续记载成功失败、生存灭亡、灾祸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这想法)符合尧的能够退让,《易经》上所说的谦虚,一种谦虚可以得到四种好处,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狂放无守的人来实行道家学术,就想断绝了礼仪,抛弃了仁义,说只要清静无为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阴阳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职,他们恭敬地顺从上天,观测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严肃认真地教导人民农作的时间,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拘泥固执的人来实行阴阳家的学术,就被禁忌牵制,拘泥于占卜问卦的小技术,舍弃了人事而迷信鬼神。
法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法官,他们奖赏很有信用,处罚必然施行,来辅助礼仪制度的推行。《易经》上说“前代君王用很严明的刑罚来整饬法律”,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刻薄的人来实行法家的学术,就不要教化,舍去了仁爱,专门用刑法而想要以此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以致残害了最亲近的人,伤害了对自己有恩的人,刻薄了(应该)亲厚的人。
名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礼仪的官职。古代身份地位不一样,所用的礼节也就有区别。孔子说:“一定要来端正名分啊!名分不端正,那么所说的话就不顺当,所说的话不顺当,那么所做的事就不成功。”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挑剔的人来实行名家的学术,就只会卖弄一些支离破碎、错杂的言辞罢了。
墨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宗庙的官职。他们住在茅草盖顶、以采木为椽的房子里,所以注重节俭;奉养年老更事致仕的人,所以主张兼爱;以大射礼选拔人才,所以崇尚贤人;尊崇祭祀尊敬祖先,所以崇敬鬼神;顺从四时做事,所以不相信命运;以孝道宣示天下,所以崇尚同心同德: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眼光浅短的人来实行墨家学术,只看到节俭的好处,因此就反对礼节,推广兼爱的旨意,却不知道分别亲疏远近。
纵横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外交官。孔子说:“读了《诗经》三百篇,派他出使到国外去,不能独当一面应对进退,虽然学了很多又有何用呢?”孔子又说:“使者呀,使者呀!”说一个使者应该权衡事情的利害得失而做适当的处置,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邪恶的人来实行纵横家的学术,那么就崇尚欺诈而背弃了应该遵守的诚信。
《易经》上说:“天下(学问)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归宿是相同的,思虑虽然很繁杂但是目标一致。”现在各家的学者各自推崇他们学说的长处,用尽了智慧和思虑,来阐明他们学说的要旨,虽然各自有偏见短处,但是综合他们的主要归趋,发现他们也都是从《六经》分支出来的。假使让他们遇到圣明的君王,能公正地采用他们的主张,那么他们都可以成为辅佐君王的人才啊。孔子说过:“礼仪散失了要到乡野去寻找。”如今距离圣人的时代很久远了,圣人的道术残缺废弃,没有地方再去加以追求了,采用他们九家的学术,不是胜过去乡野找来吗?如果能修明六艺的学说,再观察参考这九家言论,舍弃短处取用长处,就可以通达治理国家的各种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