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经历了50多年的调查,40多年的论证,30多年的争论,到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专门请专家400余人,分10个专题,14个专家小组,历时两年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积累了500万字以上的调查论证材料。这些报告直接为中央与国务院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1992年4月3日,全国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终于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成功。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各题:
1.三峡工程论证最终得以通过的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 ]
A.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B.事物都有因果联系
C.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国务院通过了三峡工程的论证说明了
[ ]
A.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C.我国政府行使国家职能
D.中共中央行使国家职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26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估计此后每年约有5亿立方米的泥沙会随水进入三峡水库,如果处理不当,水库将出现严重淤塞。 材料二 :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指的是长江干流从枝城到城陵矶河段(见图8),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这一河段,河床高出两岸平地,形成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的“悬河”。这也使每年洪水期南北两侧的支流来水很少,不及这一河段洪水来量的百分之五。 材料三: (1) 试分析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并简要说明三峡水库建成后能够大大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的理由。
(2) 针对库区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 三峡水库实施调蓄作用后,将使鄱阳湖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发生变化。试说明其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