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眉山)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
(1)B蜡烛的烛焰高
8
8
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较暗
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不可能
不可能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
30
30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可解答此题.
(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3)从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来分析此题.
(4)根据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可求出A蜡烛移动的距离,然后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的像物等距即可解答此题.
(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3)从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来分析此题.
(4)根据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可求出A蜡烛移动的距离,然后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的像物等距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1)蜡烛A烛焰高8c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可知,B蜡烛的烛焰高也是8cm.
故答案为:8.
(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较暗.
(3)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可能被点燃;
故答案为:不可能.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A蜡烛移动距离:s=vt=5cm/s×2s=10cm,则A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为:5cm+10cm=15cm;
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像物等距,所以B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cm,则B蜡烛应与A相距30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30.
故答案为:8.
(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较暗.
(3)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可能被点燃;
故答案为:不可能.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A蜡烛移动距离:s=vt=5cm/s×2s=10cm,则A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为:5cm+10cm=15cm;
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像物等距,所以B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cm,则B蜡烛应与A相距30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30.
点评:此题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在(4)小题,有两点:①要明确蜡烛A与平面镜的距离为5cm,所以当求出其移动2s后的距离时,此时蜡烛A的距离要加上原来的5cm;②注意题目的不同问法,问的是B蜡烛应与A相距多远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而不是与平面镜相距多远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