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8?黄浦区一模)小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实验时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175.6
175.6
克.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并按图2所示步骤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70
70
厘米3
(3)矿石的密度约为
2.5×103
2.5×103
千克/米3
分析:(1)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
(2)掌握转换法的应用,其中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
(3)根据ρ=
m
V
计算出矿石的密度,注意密度单位的换算.
解答:解:(1)由图1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矿石的质量m=100g+50g+20g+5g+0.6g=175.6g;
(2)由图2知,石块的体积等于量筒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由c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0ml,由d知,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130ml,则
V=V=200ml-130ml=70ml=70cm3
(3)ρ=
m
V
=
175.6g
70cm3
=2.5g/cm3=2.5×103kg/m3
故答案为:(1)175.6;(2)70;(3)2.5×103
点评:此题是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天平、量筒的读数,在读数时,要认清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学习实验中利用转换法测量矿石体积的方法,考查了密度的计算,注意密度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8?黄浦区一模)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U型管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他们首先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用实验来探究跟这些因素的关系.他们选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ρ水<ρ盐水).然后,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如图25放置在液体中,用不同的方法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并观察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L.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
表一 甲容器    
实验次数 h∕cm d∕cm L∕格
1 10 30 4
2 20 20 8
3 30 10 12
4 30 5 12
表二 乙容器    
实验次数 h∕cm d∕cm L∕格
5 10 40 4
6 20 30 8
7 30 20 12
8 40 10 16
表三 丙容器      
实验次数 h∕cm d∕cm L∕格  
9 10 40 5  
10 20 30 10  
11 30 20 15  
12 40 10 20  
(1)根据实验设计可知,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
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以及液体的密度ρ
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以及液体的密度ρ
有关.
(2)根据实验次数
1与6(2与7或3与8)
1与6(2与7或3与8)
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当离容器底部距离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3)根据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次数5与9、6与10、7与11或8与12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
(选填“有”或“无”)关系.
(4)小明同学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你认为该结论是
错误
错误
 (选填“或“错误”)的.理由是
从表一中3与4的数据可以看出,金属盒在同一深度的水中,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虽然不同,但压强相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金属盒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无关.
从表一中3与4的数据可以看出,金属盒在同一深度的水中,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虽然不同,但压强相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金属盒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无关.

(5)根据实验数据,小红得出结论:①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②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你认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
只可得出结论①
只可得出结论①
.(选填“只可得出结论①”、“只可得出结论②”或“结论①和②都可以得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