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①,在?ABCD中,AB=13,BC=50,BC边上的高为12.点P从点B出发,沿B﹣A﹣D﹣A运动,沿B﹣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13个单位长度,沿A﹣D﹣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8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 B出发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结PQ.
(1)当点P沿A﹣D﹣A运动时,求A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连结AQ,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点P与点B、点A不重合时,记△A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过点Q作QR∥AB,交AD于点R,连结BR,如图②.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时t的值.
(4)设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直接写出C′D′∥BC时t的值.
(1)108﹣8t。
(2)。
(3)当t=1或时,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4)当t=7,t=,t=时,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且C′D′∥BC。
解析试题分析:(1)分情况讨论:当点P沿A﹣D运动时,当点P沿D﹣A运动时分别可以表示出AP的值。
当点P沿A﹣D运动时,AP=8(t﹣1)=8t﹣8;
当点P沿D﹣A运动时,AP=50×2﹣8(t﹣1)=108﹣8t。
(2)分类讨论:当0<t<1时,当1<t<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当点P与点A重合时,BP=AB,t=1。
当点P与点D重合时,AP=AD,8t﹣8=50,t=。
当0<t<1时,如图,
作过点Q作QE⊥AB于点E,
S△ABQ=,
即。
∴。
∴S=。
当1<t≤时,如图,
S=。
综上所述, 。
(3)分类讨论:当0<t<1时,当1<t<时,当<t<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点P与点R重合时,AP=BQ,8t﹣8=5t,t=。
当0<t≤1时,如图,
∵S△BPM=S△BQM,∴PM=QM。
∵AB∥QR,
∴∠PBM=∠QRM,∠BPM=∠MQR。
在△BPM和△RQM中,,
∴△BPM≌△RQM(AAS)。∴BP=RQ。
∵RQ=AB,∴BP=AB。
∴13t=13,解得:t=1。
当1<t≤时,如图,
∵BR平分阴影部分面积,∴P与点R重合。
∴t=。
当<t≤时,如图,
∵S△ABR=S△QBR,∴S△ABR<S四边形BQPR。
∴BR不能把四边形ABQP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4)分类讨论:
当P在A﹣D之间或D﹣A之间,C′D′在BC上方且C′D′∥BC时,如图,
∴∠C′OQ=∠OQC。
∵△C′OQ≌△COQ,∴∠C′OQ=∠COQ。
∴∠CQO=∠COQ。∴QC=OC。
∴50﹣5t=50﹣8(t﹣1)+13,
或50﹣5t=8(t﹣1)﹣50+13,
解得:t=7或t=。
当P在A﹣D之间或D﹣A之间,C′D′在BC下方且C′D′∥BC时,如图,
同理由菱形的性质可以得出:OD=PD。
∴50﹣5t+13=50﹣8(t﹣1),
或50﹣5t+13=50﹣(108﹣8t)。
50﹣5t+13=50﹣8(t﹣1)无解;
由50﹣5t+13=50﹣(108﹣8t)解得:t=。
综上所述,当t=7,t=,t=时,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且C′D′∥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两支分别在( )
A.第一、三象限 | B.第一、二象限 |
C.第二、四象限 | D.第三、四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