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A,B两试管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据图回答.
(1)图中碘液的作用是鉴定所用.
(2)淀粉糊不变蓝的是 . 原因是淀粉糊中的淀粉被分解了.
(3)B试管的作用是 .
(4)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是从开始.
(5)如果将A试管放在100℃的水中,加碘液后,实验现象是 , 原因是 , 降低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分解.
【答案】
(1)淀粉
(2)A;唾液淀粉酶
(3)对照
(4)口腔
(5)变蓝;温度过高
【解析】解:(1)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在实验中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淀粉的存在.(2)A、B一组对照实验中,A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在适宜条件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3)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该实验中,B试管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4)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口腔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消化作用,因此淀粉的消化始于口腔.(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37度接近人体的温度时最强,如果将A试管放在100℃的水中,加碘液后,实验现象是变蓝,原因是温度过高,降低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分解.
【考点精析】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题目】某中学对本校八年级学生及家庭成员中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 父母性状 | 被调查家庭数量 | 学生性状及数量 | |
能卷舌 | 不能卷舌 | |||
第一组 | 能卷舌×能卷舌 | 150 | 124 | 26 |
第二组 | 能卷舌×不能卷舌 | 56 | 41 | 15 |
第三组 | 不能卷舌×不能卷舌 | 20 | 0 | 20 |
(1)根据第 组数据,可以判断出能卷舌是显性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
(2)请写出第二组家庭父母中,能卷舌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3)小刚不能卷舌,但其父母却都能卷舌.小刚的父母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准备要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能卷舌的可能性是 .
(4)小刚想要一个妹妹,他的愿望能够实现的概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