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草酸分解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 | 含有CO和CO2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装置_____(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_____;
②E装置中出现_____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题目】(科学探究)
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树叶书签”,实验小组尝试制作了书签,并对该制作过程及所用试剂进行了研究。
Ⅰ.制作“树叶书签”
小组同学首先选取了大小适当的树叶,洗净后放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再加以处理,除去表皮和叶肉,只剩余清晰的叶脉,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
(1)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煮沸树叶,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_____。
Ⅱ.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
(实验1)相同煮沸时间内,将洗干净的树叶放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表。
NaOH溶液浓度 | 1% | 5% | 10% |
叶片变化 | 留有很多叶肉 | 留有较多叶肉 | 残留很少叶肉 |
(实验2)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将洗干净的树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煮沸,随着时间的变化,叶片变化如下表。
时间 叶片变化 温度 | 5min | 15min | 20min |
60℃ | 无明显变化 | 留有较多叶肉 | 留有少量叶肉 |
80℃ | 留有较多叶肉 | 留有少量叶肉 | 残留很少叶肉 |
100℃ | 留有较多叶肉 | 残留很少叶肉 | 叶片卷起来,叶肉与叶脉不易分离 |
(2)实验小组同学选择了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原因是_____。
(3)通过实验2可知,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是_____(写一种即可)。
Ⅲ.小组同学发现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白色固体出现,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吗?同学们展开了下面的探究:
(4)氢氧化钠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Ⅰ:打开瓶塞,取出少量溶液,并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若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溶液没有变质。
方案Ⅱ:打开瓶塞,取出少量溶液,并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若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没有变质。
(5)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
(6)同学们利用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检验出该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已变质,提出使用或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注意事项:_____(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