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B.木柴燃烧C.铁生锈D.有机肥腐熟
【答案】A
【解析】
A、浓盐酸挥发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有机肥腐熟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题目】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碳酸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10 | 不浑浊 | ||
5 | 不浑浊 | ||
1 | 浑浊 | ||
0.5 | 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实验反思】
(1)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
(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
【题目】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CO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物质 | 不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S/g) | 常温下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 |||
0℃ | 10℃ | 20℃ | 30℃ | ||
NaOH | 42 | 51 | 109 | 119 | 17.3 |
Na2CO3 | 7.1 | 12.2 | 21.8 | 39.7 | <0.01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0.1 |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不要求计算结果);
(3)请写出一种把Na2C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4)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 ,推测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