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化学活动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5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也为50.0g,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 | t0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质量/g | 105.7 | 105.6 | 105.5 | 105.5 |
(2)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有同学提出:在氧气中灼烧钢样品可使碳变为二氧化碳跑掉,灼烧后钢样品质量会减轻.可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许多.原因是
分析:(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判断第四次称量时已完全反应,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放出氢气的质量;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产生氢气质量计算钢样中所含铁的质量,求得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根据在高温条件下铁、碳都可与氧气发生反应,分析变化对固体质量的影响,判断质量反而增加了许多的原因.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产生氢气质量计算钢样中所含铁的质量,求得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根据在高温条件下铁、碳都可与氧气发生反应,分析变化对固体质量的影响,判断质量反而增加了许多的原因.
解答:解:(1)第四次称量时已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5.7g+50g+50g-105.5g=0.2g
故答案为:0.2;
(2)设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2g
=
x=5.6g
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100%=98.2%
答: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8.2%;
(3)灼烧时,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而使剩余固体质量增加,碳与氧气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使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但钢样中含有较多的铁而只含少量的碳,因此,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许多;
故答案为:因为碳减少的质量,远小于铁转化为氧化物增加的质量.
故答案为:0.2;
(2)设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2g
56 |
X |
2 |
0.2g |
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5.6g |
5.7g |
答: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8.2%;
(3)灼烧时,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而使剩余固体质量增加,碳与氧气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使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但钢样中含有较多的铁而只含少量的碳,因此,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许多;
故答案为:因为碳减少的质量,远小于铁转化为氧化物增加的质量.
点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是进行后面计算的基础,体现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化学活动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5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也为50.0g,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1)反应中产生氢气 g;
(2)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
反应时间 | t0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质量/g | 105.7 | 105.6 | 105.5 | 105.5 |
(2)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012年1月,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河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
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 镉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铜与银 |
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 , 。 | 铜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银 |
实验结论:活动性顺序:镉>铜>银
(二)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
小聪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烧碱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敏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有缺陷,原因是 。受小聪与小敏启发,你认为可以用 (写俗称)代替烧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