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小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区别进行分析解答,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B、石墨导电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品红扩散在水中形成溶液只是品红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洗涤剂除油污只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将大的油珠分散成小油珠分散到水中随水流走,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
(一)A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
纸花不变红
,Ⅲ:纸花不变色,Ⅳ:
纸花变红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
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用文字叙述).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二)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紫的石蕊试液
变红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三)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A同学的实验方案合理

(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
A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
而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溶于水一定生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
(2013?江西模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 发射 成功.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Au、银、铅Pb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可能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
C
C

A.Fe、Pb         B.Au、Fe         C.Ag、Au       D.Pb、Ag
(2)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
不易
不易
(填“易”或“不易”)生锈.
(3)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写出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任意一 个)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或2CO+TiO2
 高温 
.
 
Ti+2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或2CO+TiO2
 高温 
.
 
Ti+2CO2

②用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和铁的混合物,用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开
用磁铁吸引铁粉
用磁铁吸引铁粉

③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CO有剧毒,对空气有污染
CO有剧毒,对空气有污染
;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
CO与容器内空气混合,点燃后可能会发生爆炸
CO与容器内空气混合,点燃后可能会发生爆炸
;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
先通CO同时点燃C酒精灯,把空气排完后再点燃A灯或者先通一段时间氮气,排尽玻璃管内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先通CO同时点燃C酒精灯,把空气排完后再点燃A灯或者先通一段时间氮气,排尽玻璃管内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